劳伦•蒂索,瑞士纳沙泰尔大学现当代史教授,在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担任特别议题“历史在旅游中的应用”的召集人。在媒体记者的专访中,他讲述了对于大会、对于历史研究以及对于中国的一些看法。
蒂索教授不仅是一位在交通和旅游业史、运动史和工业化史等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历史学者,还担任国际历史学会司库。作为学会“财务总监”,他说:“我们尽量让世界各地的学者参会”。对于来自一些贫穷国家的学者,国际历史学会和各国赞助商会“解囊相助”,资助他们参会的交通费、食宿费。他介绍说:“本次大会,我们联合中国政府和荷兰的私人赞助,共资助了来自喀麦隆、塞内加尔、加蓬、尼日利亚等国家的50余位学者参会”。
蒂索教授非常善于用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屋子,但你们已经来过几次了。那么,因为接触时间的不同,我们对这个屋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但都是客观的”。历史研究亦是如此。历史研究中用到的原材料是复杂的,历史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这些材料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是这样。但因接触的材料有不同的来源,所以大家会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历史研究不能对症下药,用不同的视角去分析问题会更好。”在研究中,他尤其尊重观点的多样性,“不要简单评判观点的对错,而要将不同的观点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观点——现实到底是什么。”
历史研究要倡导观点共存,各持自己观点的两个人不应固执己见,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寻找不同观点之间的联系。蒂索教授与记者分享了自己的一个故事。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中国举办,但他有个朋友因为某些不切实际的报道而对中国怀有偏见,拒绝前来参会。蒂索教授认为这是不明智的,他还是希望他的朋友能够来中国看一下,然后再作判断。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多西方历史学者开始关注中国,进行中国史的研究。蒂索教授很遗憾自己不会说汉语,不过他说:“我会让我的孩子学习汉语。”
在他看来,“中国很重要”,但他们研究中国接触到的资料都是西方学者翻译的二手资料,并不能直接了解中国学者是如何理解和解释历史的。西方学者翻译过的资料总会带着西方视角关注问题,观点难免会有所偏颇。历史学者都非常重视一手材料的研究,蒂索教授期盼着中国学者能够用英文、法文等多种语言,传播自身的研究成果。去年开始,闻名中外的山东大学《文史哲》英文版开始发行,中国学者用英语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播到国外,蒂索教授赞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中国史学会申请第22届大会在中国举办。当时,包括蒂索教授在内的很多学者认为大会将是在北京或上海举办,因为大家“对济南一无所知”。经同事介绍,蒂索教授知道了济南是一个人口很多的城市,但对济南依旧没有具体的感知。这次来济南,他频频感慨“游览了大明湖和护城河,太美了。”但因为待的时间短,他对济南的了解也还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希望济南能够打造自己的特色,持续进行城市推广,让外界知道济南有什么,以及济南为什么是重要的。
对于本届大会,蒂索教授印象很深的还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大会开幕式上发来的贺信。“贺信一共有4页纸,可见中国最高领导人对大会的重视,对历史发展的重视。”对于贺信中的观点——“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蒂索教授非常赞同,“40年以前就有人称历史研究是所有知识的基础,可见历史的重要性”。但他也认为,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也是很重要的,它们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一些理念。
因为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蒂索教授认识了山大,对山大承办大会所做的工作高度赞誉,同时他也认为,承办大会对山大也是一种宣传,使得更多的外国学者有机会了解山大。他说:“山大的史料很全,回国后我会告诉我的朋友们,下次来中国,不一定非去北京、上海,让他们来济南、来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