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记忆、道路、星空……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我们听到了许多关于历史的比喻,而美国学者保罗·A·克莱默在24日“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主题会议上给出的,可能是最有童趣的一个——“我得到了一个毛线团,关于19世纪中国移民在美国的遭遇及背后的国际关系变动,我兴致勃勃地拆开了它。”
在聆听完他的学术报告《金门与门户开放:1868-1910年文明、帝国与美国排华史上的例外》后,记者找到了这位童心未泯的学者,聆听他作为一名海外学者凝视中国的学术经历,学习他拆开历史毛线团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找到你的毛线团。“我什么时候对历史开始感兴趣的?唔,比很多人都要晚,我是大学毕业后才发现历史迷人之处的,之前觉得历史无聊,哈哈。”保罗·A·克莱默本科阶段读的是医学预科,医学经历一直影响他的用词习惯,“像当时的人一样去思考时代,可以透视历史的结构,这令人兴奋。”
投身历史研究后,他的兴趣十分广泛,教授的课程也涉及方方面面。《美国现代史学》、《空间,主权和历史》、《男子气概》、《历史工艺》……“我对阶级差别、国际关系、文化教育、外交政策等很多话题都有兴趣,而中国移民在美国遭遇的排斥与接受,正是这些错综复杂的历史线索纠缠而成的线团,拆解它可以重新构建19世纪中国和美国的历史与政策制度,并探究两个国家的相互影响。”在哈佛大学查尔斯·沃伦中心的资助下,保罗·A·克莱默开始了这项研究。
第二步,看清线头的位置,稳稳握住。“移民政策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国界线,我们过去通常认为移民政策和外交政策没有关系,但实际上他们联系紧密。”穿越一百五十年的时光,面对陌生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他思忖该用什么作为线索,去理清中国移民在美国浮沉荣辱的千头万绪。
“文学与艺术,电影与实物,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回溯历史中人的真实心态。”于是他翻阅晚清报纸涉及洋人的漫画与打油诗,收集中国移民与美国人社交、聚餐的老照片,寻找当时美国政客对华政策的有关选举广告,从一手资料分析中美两国刚刚接触时的微妙心态与文化隔阂,还有由此决定的两国关系与移民政策。
第三步,耐心而坚定地拆开。保罗·A·克莱默的研究在曲折中向前,“研究中的一大挑战是我不会中文,因此我不得不使用翻译资料或者请求具有中文知识的朋友帮助。通过研究我学习了很多,而我的朋友也对中国历史更加了解。”
从当时人们的心态和社会经济状况入手,对中国移民同时遭到排斥和接纳的矛盾就可以理解了。中国移民中的劳工群体遭到警惕,而教师、商人等不被排斥,这与美国的商业特色和选举制度息息相关。“找对了方向,就可以拨开迷雾看到真相。”“唔,就像一个侦探?”他略思忖,用灿烂的笑容回应:“是的!的确,历史学者的工作有时很像侦探。我必须了解和分析已有的资料——中国历史,不断学习并引导自己修正研究方向,而且必须要与其他知情人合作,这对拆开一个谜团十分重要。”
现在,他已经开设了《在美国历史上的移民》、《移民,美国和世界》等课程,来传达他从事移民研究的愿景。“探究不同群体冲突与融合的原因,促进民族与文化的交流,创造更为光辉灿烂的文明。”
交谈中,他一直笑容满面,但也有所遗憾。“我第一次来中国是2009年,这次来我对中国的了解更深了,与中国有关的研究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希望可以还能再来。”他很认真地说:“我对历史感兴趣得太晚,有太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学习,我必须努力。”
这位来自美国范德比大学的教授说:“将历史比喻成毛线团,是我本人的一种期望。希望我做的工作可以成为其他研究者的线头,来解开历史中的许多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