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采撷阳光团队:合伙青春正张扬

发布日期:2013年05月30日 18:29  点击次数:

  从两年前在实验室“一穷二白”地起家,到荣获“挑战杯”省赛特等奖;从连续四个月没有任何实验进展,到接连发表四篇高质量学术论文;从团队里最初的人员更迭,到最后七人一起合伙青春、为众人展示新型Ti02纳米结构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成果,第十三届“挑战杯”省赛特等奖获奖团队——山东大学采撷阳光团队经历了一段别样的科研时光。
聚一群兄弟在这青春的实验室
  采撷阳光,一个既表现研究项目又彰显团队风采的名字。团队一行七人,有大二学生有大三学生,有男生有女生,如何确保团队始终保持良好合作,步调一致向前?队长李逸坦强调:“我们的队伍里始终都有愿意‘啃骨头’的人,如你所知,做实验是一个需要不停重复的过程,那些重复的步骤是繁琐但又必须做的。我们每个阶段都有负责做这个工作的人,而且毫无怨言。”
  团队代表李逸坦、张瑞梓与陈喜亚坐在笔者面前,看上去让人情不自禁想到热映的《中国合伙人》。而这批“实验室合伙人”,同样也在青涩的年华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追寻着属于自己的科研之梦。不同于想象中严肃无趣的理科生,“采撷阳光”团队是一个欢乐闹腾的组织,平常互相调侃打趣,离开实验室后依然活跃在足球场篮球场上。他们提到队伍里唯一的女生徐欣时都交口称赞,尤其是她在参与实验之余还承担了繁琐的申报材料准备工作。正如陈喜亚所言,“每一位队员的加入,都会给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为实验加入新的想法,让队伍更加和谐。”
  采访过程中,他们多次提到团队指导老师陈延学。认真负责的陈老师虽然肩负不少科研任务,但还是常常不辞辛苦帮队员们改论文,有时改到晚上十一二点;另一方面,像他的学生一样,陈老师也非常幽默,从而使得团队成员能在愉快的状态下进行实验。“他从不逼学生工作,”李逸坦评价,“而是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个人爱好。”队伍背后的陈老师,给予了李逸坦和队友们最大的支持和帮助,也让这个团队更具有凝聚力。
采一束阳光为你无污染地发电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太阳能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是无污染且可持续使用的新能源,实际上,太阳能电池使用的硅在提纯过程中却会产生一定的污染。李逸坦与队友们以此为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从2011年的暑假开始实验,到2013年五月代表山东大学站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展示舞台上,他们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令人叹服。
  张瑞梓向记者描述:“我们所做的就是把硅换成了二氧化钛,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污染。”“它制成成品就像一片薄膜,”李逸坦随手拿起闭幕式入场券比划,“就这么薄,往玻璃上一贴,就可以发电了。质量轻,运输也便利,还可以折叠、弯曲。”
  如此高能低耗的产品一旦投入市场,回报必将丰厚,但队员们似乎没怎么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这种学科是100年后才能发现价值的,”李逸坦开玩笑说,“让市场推广和让人们接受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我们的目标并非是为了拿科研换钱,就像我们当初做这个研究也并不知道现在会与‘挑战杯’邂逅一样。”
拼一把力气打场科学攻坚战
  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一路走来也经历了不少困难。2011年暑假,李逸坦和张瑞梓抱着增加实验经历的心态走进了实验室,想不到一待就是两个月。谈到“一穷二白”的开始阶段,两个大男生向我们吐槽:“没有人带,没有经费,连实验药品都要向学长学姐们借!”此后的四个月里,团队原本已经发展成四人,却因为没有任何成果产生,以致两名新成员相继退出,连张瑞梓也一度放弃,后来因为“看李逸坦一个人支撑太可怜了”,才重返团队并肩作战。
  除了日常实验,搞科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写论文。虽然现在写起论文已不在话下,但当初写第一篇纯英文学术论文时,李逸坦花了足足九个月的时间。在大三上学期,团队再次遭遇危机,杂志拒稿、经费断粮使得每个人焦虑不已。为了扩大团队影响力,寻求科研灵感,李逸坦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国际会议。这次出行像是一下子打开了一扇好运之门,为整个团队带来了新的生机。在此之后的三个月中,李逸坦根据团队实验完成的三篇学术论文接连在SCI上发表。回望来时路,收获成果的喜悦让队员们感到当初的艰难挫折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新一轮挑战精益求精不断向前
  从2012年下半年起,这群年轻人开始关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顺利通过了初赛和复赛。有科研成果作基础,他们相对于其他团队有硬件方面的优势,同时还考虑到在强手如云的比赛中展现自己的软实力,起一个响亮的队名。几经斟酌,大家敲定了“采撷阳光”这一名字,既和研究课题紧密相关,“又文艺”。团队随后进行分工,分头进行实验数据整理、实地走访、论文的修改整合、文字的润色加工、视频和PPT制作等等。团队成员面对新挑战有条不紊、全力以赴地工作,之前多次合作培养的默契使得大家彷佛心有灵犀,整个团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也在一点点发展进步。李逸坦笑称:“至少通过封闭式训练,我们的文字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采撷阳光团队一边准备比赛,一边继续做实验,以新的数据对作品申报书进行修改填充。在校决赛和省赛之前,他们分别做过两次较大的修改,力求使作品更加严谨。不断追求、不断完善,或许就是他们最终能够脱颖而出获得省赛特等奖,代表整个学校进行作品展示的原因吧。
  对于热爱科学、热爱物理的他们来说,挑战杯只是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队长李逸坦说:“不管有没有挑战杯,我们都会继续创新,继续科研到底。”挑战杯之后,也许还有更多挑战在等待;而实现他们引以为豪的团队口号——“服务大众是我们的宗旨,便利生活是我们的追求”,亦要经历诸多考验。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会走得很远,因为在青春最美好的时光里,在他人还在踟蹰迷茫的年华里,他们便已经有了坚定的信念与担当的勇气。
  祝福采撷阳光团队,愿梦想与青春在阳光下一起飞扬!

【供稿单位:校团委    作者:徐易 马小菲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榭亭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