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尽展科学华彩

发布日期:2008年02月17日 16:34  点击次数:


    [本站讯]千万年来,自然界中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晶体,金刚石、红宝石、祖母绿等等。十九世纪末,人们才开始尝试探索各种方法来生长晶体,这种由人工方法生长出来的晶体被称为人工晶体。由于能够实现光、电、磁、热、声和力的相互作用和转换,晶体成为电子器件、半导体器件、固体激光器件及各种光学仪器等工业的重要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通信、光学、物理、化学、医学、安检、建筑、军事技术等领域。陶绪堂等晶体创新团队所在的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恰似一座瑰丽的“水晶宫”。
    晶体创新团队:让人工晶体尽展科学华彩
    陶绪堂等晶体创新团队,以蒋民华院士为学术指导,以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陶绪堂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凝聚了徐现刚、何京良、张怀金、黄伯标、许心光、胡小波、刘宏、郝霄鹏、崔得良、赵显、王圣来教授等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方向的中青年研究骨干。目前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发展成为我国一个由材料学、凝聚态物理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支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高科技成果辐射基地。
    这是一个具有凝集力和归属感的团队。这个团队紧紧围绕着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人工晶体材料探索研究这个基本方向,贯彻“为国民经济服务、为国防建设服务”的方针,把研究工作集中在固态光源所需的激光晶体和宽禁带半导体晶体两方面,并在激光、非线性光学和宽禁带半导体晶体材料和器件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团队在分工明确的同时紧密协作,每一位成员都把团队的工作目标放在首位,以团队为荣。近年来,该团队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经费总额超过5000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近300篇,申请和获得国内国外发明专利30余项,取得了突出成绩。
    为满足“神光”III号原型工程对大KDP/DKDP晶体的要求,团队课题组在晶体所几十年开展KDP晶体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独创的“四槽循环流动法”、“单槽恒温”、“单循环生长”等新的生长工艺,并制备了目前国内最大的优质KDP晶体,为“神光”III号原型工程提供了大量合格的晶体,为ICF工程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中国科学院胡仁宇院士所说:“山东大学的这一突破,使我们有了在国际上和他们(欧美国家)平等讨论问题的可能。”2007年,该创新研究群体发表影响因子大于3的论文19篇,获得授权专利9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1项。
    蒋民华院士:科学技艺两凝炼 育晶育人创品牌
    蒋民华,晶体材料学家。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曾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副校长、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新材料领域第三届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等职。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晶体生长与材料分会理事长和中国仪器仪表材料学会理事长,国际晶体生长组织(IOCG)理事和执委会委员,亚洲晶体生长与和晶体技术协会主席,美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Fellow),全国人大代表。
    蒋民华院士从事功能晶体研究50年,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了《晶体物理》、《功能材料科学概论》等专著,在ADP大晶体生长规律和技术以及DKDP晶体亚稳相生长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了有影响的创新成果;在KTP晶体的助熔剂生长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国际市场KTP价格大幅度下降并开创了用助熔剂法批量生长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先河;首次探索并生长出新的非线性光学晶体LAP,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了有机基团和无机基团结合的有机金属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系列的研究领域,形成了有特色的半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新方向。他主持研制了数十种高技术单晶,先后获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山东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
    由于在晶体材料方面的贡献,蒋民华院士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7)、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3年获得首届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007年11月,蒋民华院士与中科院理化所陈创天院士、中科院物理所许祖彦院士共同荣获“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以表彰他们及其领导的科研团队为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KBBF的发现、生长及其应用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
    陶绪堂教授:把理想融进晶体世界
    每天清晨7点,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传达室的师傅都会准时迎来陶绪堂的微笑;晚上10点,送走他离去的背影。斗转星移,他的时间表始终如一。巨大定力来自于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用赤诚报效国家。
    陶绪堂曾经在日本学习、工作了十一年,2002年回国,把陶绪堂带入晶体世界的则是蒋民华院士。在蒋民华院士指导下,陶绪堂参与开辟从有机—金属配合物中探索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新领域,首次生长了二氯氨基硫脲合镉非线性光学晶体,合成并生长了非线性光学效应大、紫外截止波长短的双硫氰酸盐系列晶体,首次在有机晶体MHBA中获得了半导体激光直接倍频紫光输出。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后,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1989年12月,第一届国际有机晶体生长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作为唯一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国代表,27岁的陶绪堂在大会上作了报告,获得各国学者高度评价。1991年,所里推荐他到日本东京农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经过三年刻苦的努力,他通过延伸和电晕极化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在有机高分子非线性光学材料中实现了双折射位相匹配,首次报道了有机金属配合物高分子非线性光学和电致发光复合材料,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篇,并获得日本材料学会优秀报告奖。
    2002年,陶绪堂举家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短短四年多时间,他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73课题子项目、军工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等课题,很快在硫铟锂系列红外材料、全新的含碲钼酸盐非线性光学晶体及大尺寸掺钕GGG晶体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开展了有机半导体和双光子吸收材料的研究工作,白手起家,在建设实验室的同时,申请专利10项,授权4项,已在JACS、JPCB、JCP等杂志发表SCI论文90余篇,有的文章实现了晶体所零的突破。2004年担任晶体所所长、实验室主任以来,陶绪堂又为整个团队的发展方向、硬件建设等做了大量工作。
     知识创新贡献突出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2007年5月,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大直径SiC单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蒋民华院士的指导下,徐现刚教授、胡小波教授、郝霄鹏教授承担了“十五”、“十一五”863课题,突破了碳化硅单晶生长的关键技术,制备了高质量的SiC单晶,直径达到3英寸。SiC单晶切割、磨抛、清洗、封装工艺基本成熟,处于产业化前期阶段。加工的SiC晶片衬底达到了“开盒即用”的水平, 在国产SiC上首次实现了高功率微波输出,输出功率与国外进口产品处于同一量级。
    黄伯标、徐现刚教授等通过对薄膜生长过程中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理论的研究,提高了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研究成果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家863项目的支持下,刘宏教授与王继扬教授提出了悬挂坩埚生长方法,成功地实现了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的小批量生产。何京良、崔得良、赵显教授等在激光器应用、纳米材料、计算材料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
    2007年10月,由教育部推荐,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两轮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山东大学“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功能晶体材料”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资助经费500万元。蒋民华院士、陶绪堂教授、张怀金教授等在“973”项目的支持下,生长了国内最大尺寸的Nd:GGG晶体, 并实现了1562瓦的平均热容激光输出,强化了承担重大国防任务的能力建设。
    需求牵引 单晶为本 敬业团结 育晶育人
    功能材料创新团队成员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蒋民华院士为团队提出了“需求牵引,单晶为本,敬业团结,育晶育人”的十六字方针,对团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多年来,蒋民华院士对团队的发展进行了悉心的指导,保证了功能材料团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团队带头人陶绪堂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有机和功能晶体方面有较高的造诣。陶绪堂教授的无私与正气,出色的协调、领导能力和工作魄力,使其成为团队的核心,而团队成员紧密团结,相互配合,保证了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再次,团队的科研工作许多都是在老一代晶体工作者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王继扬教授、房昌水教授、邵宗书教授等对年轻一代悉心指导,无私奉献,使得团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团队成员具有的物理、化学、光学、材料等不同专业背景,自然形成了交叉互补,相得益彰。最后,晶体所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是功能晶体材料创新群体成功的基石,正如陶绪堂教授所言,“功能晶体材料创新群体中所提到的十几位成员,只是作为晶体所的代表,在这个群体后面,有着老一辈晶体工作者多年勤奋工作积累的科研成果、宝贵经验和良好平台,创新群体要站在晶体所这个科研高地上去进一步开拓未来。”]

【供稿单位:宣传部 新闻中心    作者:白向忠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宜山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