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圣玉:努力做科学精神的传承者
发布日期:2008年01月22日 16:49 点击次数:
[本站讯]冯圣玉,1958年出生于山东肥城,理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聘关键岗位一级教授,山东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有机硅高分子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1996年获首届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同年首次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首批入选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是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高分子化学、有机硅化学、高分子材料。
尽管已经是四五十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导师,可在冯圣玉的心目中,在三个令他终生难忘的恩师面前,他永远是一名学生。
第一位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高材生——舒小生,他的中学物理教师,也是他人生的启蒙老师。当时,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学生们大都认为读书无用,不好好学习,但听从舒老师“知识一定还是有用的”的劝勉,冯圣玉冷眼旁观,做了个有心者。果然,在工作两年后,知识的用处来了——1977年国家拨乱反正,恢复了高考。这时候,又是舒老师一句“你考大学没问题”的鼓励,使他以镇上第一名的成绩被山东大学化学系录取,成为山东肥城孙伯镇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位大学生。
经历过苦难的人,更能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冯圣玉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如海洋般的知识,四年如一日。随着毕业的临近,还是舒老师以“眼界要看得远些,经济是小问题,我可以帮你”的话一语定乾坤,使冯圣玉放弃了先工作补贴家用的念头,师从全国著名的有机硅化学专家杜作栋,从而也奠定了他今后的研究方向。
如果说,舒老师对冯圣玉的恩情是指导其找准人生大目标的话,随着研究方向的选定,杜作栋教授接过了这一艰巨的担子,承袭了培养可造人才的重担。冯圣玉是这样回忆他的导师的:一是学术水平高,知识渊博。二是人品好,育人无私。正是本着把有机硅化学研究的学术梯队搞大搞好的共同目的,留校任教的冯圣玉参与了一系列国家级项目。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冯圣玉也逐渐地发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他坦白承认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是到设立有机硅化学专业博士点的其他高校,还是留下来在相近专业进修?近十年的快乐充实生活,从感情上他觉得已离不开这个群体了,邓从豪教授的话更是一语中的:“用量子化学的方法来解决有机硅实验中的问题将会使研究者取得专业突破”。如醍醐灌顶一般,冯圣玉由此找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第三位恩师。
邓从豪是我国著名量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他的循循诱导下,冯圣玉成为了量子化学和有机硅化学交叉学科的直接受益者。如鱼得水的他发展很快,1991年,在还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情况下,以科技成果7项、发表论文28篇的实力,冯圣玉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8年成为博士生导师。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尽管在人生的每个重大转折点上,冯圣玉都有“贵人”相助,但执著、踏实、勤奋的个性却是把一块顽石锻造成宝玉的根本。从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到现在,于子夜前休息,这在冯圣玉身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至今仍能清晰地回忆起做“六五”攻关项目“高强度硅橡胶”时的情形。这不是因为他个人有什么奇迹发生,缘于实验条件的简陋,还有一点,被摔怕了——当时,他们的实验室在一平房内,冬天屋内冷若冰窖,屋外冰雪路滑,他还常常连人带车摔倒在深夜回家的路上。1990年,冯圣玉又开始从事“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精密铸造型芯硅橡胶”课题的研究,这对他的毅力也是个严峻的考验。冯圣玉没白没黑地整日泡在实验室里搞配方实验,拿搅拌器——玻璃棒的中指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这一干就是5年,一直试验了几千个配方才成功。结果,此成果被专家鉴定为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保证了国家军工计划的实施,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冯圣玉共主持参加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 山东省重点科技项目等15项,在有机硅化合物与聚合物、硅橡胶、有机硅耐高温材料、油田化学品、功能有机硅高分子、活泼有机硅中间体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获得包括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等的科技成果17项(其中的9项成果已10余次技术转让,并推广应用),国家专利1项。
其中,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的活泼有机硅中间体及其反应机理的有机硅化学前沿领域研究中,冯圣玉首次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对类硅烯体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类硅烯的存在,提出了类硅烯的存在构型、电子状态、成键特性,相关研究在“中国科学” 、Chem.Phys. Lett. 、Int.J.Quant.Chem. 、J.Mole.Struc.等国内外重要专业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
在做多苯基苯基有机硅化合物及聚合物的研究时,他发明了一种安全、可靠、产率高、易操作的制备多苯基苯基有机硅化合物及聚合物的方法,由此应邀参加了第七届(日本)、第八届(美国)国际有机硅学术讨论会并作大会报告,有关研究工作作为一章编入英国出版的“Silicon Chemistry”一书,三篇论文被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有机硅化学”录用。
如今,冯圣玉正与航天部有关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并为主承担着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和开展雷达天线罩用特种树脂基体研究;与山东万华集团合作,开展聚氨酯及其相关产品的开发研究。
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平日里冯圣玉还是那一位不显山露水的老实人,被一位相处已20多年的同事盛赞为“真”的人才,“实”的人才。所谓“真”的人才,即在学术、合作精神、做人上都颇真的人。冯圣玉平日为人腼腆,性格内敛,可他所招收的第一批弟子们,却看到了他不为人知的性格的另一面:“冯老师一进入工作状态,就会变得很兴奋、很快乐的样子,他的这种情绪也感染着周围。我们都觉得,冯老师特别喜欢做学问,并且不掺杂有一点功利心,不象有的人是把学问当作一种手段。从他身上,我们能学到好多东西。”
他做人没有任何功利心、不计较个人得失还表现在他对学生们的态度上,他宁愿占用自己分秒必争的科研时间,也要保证学生的学业质量,尽到为师的一份责任。一次,一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把自己的毕业论文交给导师过目。等拿回来一看,冯老师竟在文章的后面详尽列出了文中的122处错误(其中包括标点符号)!所以,当许多人慕名而来争相报考他的博士生时也就不足为怪了。
冯圣玉带给学生的,还不仅仅是他所做的学问,更有他对“真”境界的追求和坚持。针对目前浮夸造作、弄虚作假之风在学术界的泛滥,山东大学前不久出台了《山东大学学术道德规范》(试行),冯圣玉专门把他的弟子们都召集起来,开了个严肃的座谈会,教育学生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一次,一名学生向某杂志投稿,杂志的审稿人对其中列举的实验现象提出了异议,认为某些数据不合常理。因文章急于发表,这位学生为迎合编辑,想把数据修改了。冯圣玉发现后,提出:做研究是一件严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儿戏,只有进一步加强实验,才能确定、验证数据。最终,学生摆正了态度,重新对实验进行了验证,对实验数据做了整理。
在前辈们的指引下,冯圣玉一步步地完善着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事业,更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传授给学生们。这不仅仅有专业知识的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学术精神、人文精神的传承。因为,这才是一个人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财富。]
【作者:乔国 来自:组织部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作者:乔国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莉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