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陈青来:建筑结构界的思想者和创新者

发布日期:2007年12月19日 16:49  点击次数:


    陈青来教授是在全国建筑结构界被誉为我国结构设计领域“第三次革命”的自主创新成果《建筑结构平面整体设计方法》(平法)的创始人和发展者,网上有这样的评论高度赞扬他以及他所作出的贡献:“传统书香世家的熏染,深厚文化底蕴的辐射,使他成为一代名家。极具个性的理论和学说,增添其人格的魅力。”陈青来教授39岁始创平法,最早的初衷仅仅是为了使自己在根根梁柱里重复钢筋的画来画去中解脱出来。他是一个从中西方哲学研究入手,然后再运用科学方法寻找和发现的人。
    平凡的思考习惯,创造不平凡的理念——平法的产生
    陈青来是一个迷恋思考的人,喜欢从“一粒沙中看世界”。198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陈青来,在实际工作中敏锐地感觉到,由于按传统方法和传统CAD软件绘制的施工图内容中,存在大量的“同值性重复”和“同比值性重复”,使得传统的设计方法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1989—1991年下半年,通过先后两次在日本和挪威研修、留学和考察的经历,陈青来经过对比发现,发达国家设计事务所完成的结构图纸通常没有节点构造和杆件构造详图,构造详图通常由建筑公司(施工单位)进行二次设计,设计效率高、质量得以保证;有些结构设计甚至只给出配筋面积,具体配筋方式由建筑公司搞,出图效率更快。据陈青来教授回忆, 1989年他去日本,当时的建筑师和结构师的比例为7:1,而他所在的山东省院的比例是2:3。这个差距让他震惊,他发现很多节点构造都没有设计,在询问后对方给予解释:“结构的节点设计是很多有名气和实力的建筑公司完成,他们都已经申请了专利。设计院无权设计的,因为那需要多次的实验,而设计院不具备试验研究条件。”当他参观东京一家建筑公司时,惊讶地发现了他们所说的节点构造一—悬挂在项目部的墙上。据此,他认为中国传统的设计方法必须改革才能实现与发达国家接轨。但是中国国情做不到由建筑公司研究和完成构造设计。经深度思考,逐步改变“构件标准化”为“构造标准化”的创新理念从此孕育而生。
    陈青来教授经常说:“科学技术在否定中前进,在肯定中静止。”实践出真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的哲学,陈青来教授一直在践行着这一哲学观点。他把自己的理论思路付诸实践,走向了结构标准化领域,创新地提出“广义标准化理论”,创造出新型 “广义标准化方式”。这种方式不仅适用范围广,而且不替代结构设计工程师的责任与权利,完全尊重结构设计工程师的创造性劳动。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标准化率可高于30%。广义标准化方式在解决传统结构施工图存在大量重复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1991年,对陈青来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在这一年,利用自创的已经思考成熟的“平法”进行操作,40天时间内“天衣无缝”地完成了需要最优秀设计师160天才能完成的山东省济宁市工商银行的设计任务。虽然未能得到当时陈青来所在单位领导的认同,他并无怨言,他认为一件新生事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人理解和接受,这是人类社会在认识事物方面的普遍规律。但他坚信,真正好的技术必然会得到社会的认同,实现它的价值。
    1995年8月8日,一篇题为《结构设计的一次飞跃》的文章在《中国建设报》头版显著位置的刊登,在我国建筑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而在10天前建设部科技成果鉴定通过了“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下称“平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图纸量减少65~80%;工程数量比相当于使绘图仪的寿命提高三四倍,设计质量通病也大幅度减少,以往施工中逐层验收梁的钢筋时需反复查阅大宗图纸,现在只要一张图就包括了一层梁的全部数据,因此大受施工和监理人员的欢迎。
    “成功”属于过去,陈青来一直在“路上”
    世界上不存在结果,只存在一个接一个的过程,或者说无数的结果汇集成了过程。平法极其重视过程,因此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陈青来
    曾有记者问陈青来求证平法的理想境界时,他坦陈,平法追求的是合理,而从不追求完美。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完美意味着终结,而世间万物永在变化永无终结。因此,平法追求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非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平法会不断地否定自身,这也符合技术科学在否定之否定中前进的自然法则。
    昭昭之志悟昭昭之明,昏昏之事致赫赫之功。在别人的眼里,陈青来拥有了鲜花和掌声,获得了众人羡慕的成功,但是他仅把它当作人生成就之一,似乎并无成功与否的概念,他并没有就此止步,就像他的“平法”一样,他的思想同样超凡脱俗:“人活着,宜尽个人能力获得成就,实现人生价值”。为了满足业界理解、掌握平法的需要,让自己的成果利国利民,陈青来笔耕不辍,应邀奔赴全国各地演讲。弹指一挥间,十数年倏忽过。迄今为止,作为平法的创始人,陈青来教授已先后出版有关平法的国家标准设计技术专著及论文达35篇、册,其中系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累计发行数量逾百万册。接受全国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学会、土木工程学会、各大设计院、大专院校之邀,陈青来教授已做平法讲座150余场次,听众逾十万人次。近年来,陈青来教授推出的土建领域五板块论、建筑结构规则论、科学认识两维度论等新思想和新理论,更令业界人士耳目一新。
    为平法进入大学课堂继续努力。自从进入山大以来,陈青来教授一直为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的科研和教学人才的培养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成绩卓著。陈青来先生说:“我国高等工科院校侧重于传授结构设计基本原理,而构造原理讲授的很少,甚至基本不讲,新毕业的大学生基本不懂构造是不争的事实。在平法基本理论和方法中,集成化的标准构造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平法将来得以进入大学课堂,土建专业的学生开始普遍应用平法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我国的结构设计将全面进入平法时代。到那时,必将有更多的专家、教授对设计方法和构造研究产生更广泛的兴趣,从而促进我国的构造研究专门化和结构领域系统科学的研究。”
    平凡教学中追求不平凡的良师
    陈青来教授非常重视基础教学工作,虽然科研任务繁重,但亲自为土建与水利学院学生授课。熟悉陈青来教授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总有重要事情在忙的人。他对教学工作非常敬业,对自己的授课更是讲究实效。他的授课儒雅随和、幽默风趣,语言严谨缜密,每一次授课,都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创新性,重视师生间理性的相互交流。对于他来说培养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他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责任融为一体,是学生心目中独具风格的教师。
    陈青来,男,教授,硕士生导师。1978.9—1982.7,湖南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1990.1—1991.2,Trondheim University, Norway,2001.1—2002.2,University at Buffalo,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USA。1992年为高级工程师,同年任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设计室主任,1995年任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1998年为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员,2002年11月转入山大,2004年1月为山东大学教授。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专家委员会结构专家并担任结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英联邦国家宪章注册结构工程师MIStructE。主要研究方向:结构科学哲学、结构系统方法、结构减震隔震。曾主持完成70多项结构设计、校核。为科技部国家科研院所在研课题《建筑隔震实用技术及耐久性设备研究开发》的项目负责人。为普及全国的建筑结构平面整体设计方法(平法)创始人,G101系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创作者。1996年为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先进工作者 ,1996年为山东省“八五”建设科技先进工作者,1997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为山东省科技拔尖人才。1997年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首位),1996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首位),科技成果“平法”1997年列为国家级“九五”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1999年荣获我国最高设计奖“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金奖”(首位),2007年荣获我国最高设计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首位)。]
【作者:田磊 来自:土建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永俊 忠元】

【作者:田磊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永俊 忠元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