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大人物 : 正文

  •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关注山大视点

陈增海:学以日增爱如海铸就爱岗名医

发布日期:2007年12月03日 11:57  点击次数:


    编者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外科副主任陈增海教授从医近40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忘我,身患重症仍不离手术台,在医生和病人的角色转换中表现出了崇高的品德,受到群众的赞誉。近日,山大视点记者对陈增海教授的同事、家属、学生和部分患者等进行了实地采访,由此,他作为一名优秀医生鲜活、生动的形象得以呈现在大家面前。
    
    他是一名医生,他用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赢得了病人的赞誉:“像陈教授这样的好大夫,实在让人敬佩!技术高超,人更实在。”他又是一名病人,面对身患癌症的现实,他乐观而坚强:“人可以患病,但不能从精神上被疾病压倒。”他是一位教师,对学生业务的要求近乎苛刻,对学生的关爱无微不至,学生们因此对他充满深情:“陈老师是严师,也是慈父,和他在一起,我们学习、生活充实而快乐。”他曾经是一个学生,吃苦耐劳、勤奋上进,当年的恩师谈起他十分自豪:“他心灵手巧,勤学好问,作风扎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普通而平凡,在自己钟爱的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当年作为医学生时的誓言:“……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他用人格魅力和道德精神诠释了真正的医患关系,感动了身边所有的人。我们应该记住他的名字——陈增海,对医学与日俱“增”的热爱,对病人深沉如“海”的关爱。
    “我喜欢医学。我非常幸运地遇到了很多好老师,我对他们充满感激。”
    11月28日,当记者走进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病房大楼四楼病房时,陈增海正在病床上输液,面容消瘦,但精神矍铄。记者说明来意,陈增海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事情,确实没有什么值得报道的。如果真要说些什么,我只能说说我的从医之路,并感谢那些给予我帮助的人。”于是,采访就从陈增海的从医经历开始。
    1968年,年仅17岁的陈增海从招远市第十一中学毕业后到大秦家镇党委工作,不久就转到大秦家镇卫生院成了一名乡村大夫。在那里,一位刚毕业的医学大学生成了陈增海的第一个外科老师,由于当时缺乏规范的医学书籍,口述实录式的学习让陈增海迈出了医学生涯的第一步。1971年,经过近三年卫生院医疗实践锻炼的陈增海急需系统的理论学习,他考入了莱阳医专医疗系外科专业深造。1973年,陈增海结束学业到烟台714医院工作。由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1979年,陈增海被安排到山东医科大学青年师资班学习,从此迈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步,在这里,陈增海遇到了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恩师王永惕教授。
    作为山东省骨外科的创始人之一,王永惕教授治学严谨,医术高超,对学生要求也极为严格。比如,王永惕教授要求学生在做手术之前必须先画出草图并将手术有关情况讲给他听,手术后还要把手术步骤图再画出来,并详细记录有关数据。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对陈增海影响很大,他手术前后画图的习惯也就是在那时养成的,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陈增海也一直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在跟王永惕教授学习期间,陈增海吃苦耐劳的品质、勤学好问的精神、朴实扎实的作风给王永惕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王永惕教授惜才爱才,为了帮助陈增海在业务水平上有更大进步和提升,1985年他联系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九院骨外科,让陈增海去进修学习,以掌握国内最先进的骨外科手术技术。这次进修学习,为陈增海日后屡屡完成高难度的骨外科手术打下了基础。1986年,陈增海回到山东医科大学,在山医附院继续从事外科业务,直至1997年调至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外科。
    谈起自己的从医经历,陈增海难掩对医学的热爱之情、对恩师的感激之情。陈增海说:“我喜欢医学。从最初的乡镇卫生院到今天的第二医院,我非常幸运地遇到了很多好老师,他们在我从医的道路上帮助我、引领我,我对他们充满感激。我现在主攻骨外科,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王永惕老师的影响,他严谨的学术态度对我影响颇深,也使我坚定了从医的信心。”陈增海平实的话语,折射出他的执着和谦虚。从最初乡镇卫生院的乡村大夫到今天卫生部直属医院的主任医师,陈增海用勤奋走出了不平凡的学术道路。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果实,任何成绩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和执着的追求。恰如已80高龄的王永惕教授对他这名学生的评价:“陈增海是唯一没有挨过我批评的学生。他工作扎实,不怕吃苦,为了治好病人,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全身心投入。与其他学生相比,陈增海做事尽心尽力,勤学好问,每当遇到疑难问题时,他都主动和我商量,因此我也十分乐意帮助他。”
    陈增海用自己的求学、从医经历解释了所谓“不辞艰辛,执着追求”的含义,而扎实的外科基本功、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为他更好地解除病人苦痛储备了最好的条件。
    “像陈教授这样的好大夫,实在让人敬佩!技术高超,人更实在。”
    陈增海常告诉同事和学生:“临床老师是没有休班的,走进医院当医生就更没有休假。”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1997年调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外科工作至今,陈增海十年如一日,不知为多少位患者主刀手术,解除痛苦。
    “他总是急别人之所急,想别人之所想,一切行动都以病人的安危和利益为准则。”陈增海的学生、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外科医生马万里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2006年5月份,陈增海去珠海开会期间,医院来了一个车祸伤员,左上肢离断兼带有寰枢椎骨折,病情严重,危及生命。由于手术难度很大,同事和他联系。时间就是生命,接到电话后,陈增海当天上午10点左右从珠海赶上飞机返回济南,下午三点下飞机后直接到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手术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才完成。由于抢救及时,病人脱离了生命危险。而此时的陈增海因为旅途劳顿以及长达7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已经疲惫得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还有一次,陈增海出差,途中遇到一起车祸。看到现场有人骨折并流血不止,他立即下车,快速跑到伤者身前,一边采取措施积极抢救,一边安排人打110报警。由于措施得力,伤者得到及时救治。
    2001年,年仅17岁的学生丹青被查出患了骨肉瘤,整个手术费用需要32万元,对于父母双双下岗的家庭来说,治疗费用无疑是天文数字,全家人已陷入绝望,准备到医院进行“临终关怀”。陈增海得知情况后,积极研究对策,并利用自己在美国开会的机会寻找置换骨盆所需材料,经过多方努力,最后,他采用人工半骨盆换下病变缺损的骨盆,成功挽救了少女患者的生命。手术后,陈增海又和同事一起为丹青在医院内找了一份临时工作,如今丹青恢复得很好,还开了一家网上商店。 谈及此次手术时,丹青深情地说:“这次手术使我和陈主任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医患关系,在我们之间,陈主任更像叔叔和父亲。”
    对于病人家属送上的红包、购物卡等,他一次次都拒绝了。实在不好拒绝的,他就先收下,等到做完手术再退给病人家属。“陈主任医德医风高尚,几年来,经我手帮他退还多少红包都记不清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外科护士长郝玉娜这样告诉记者。郝玉娜记得,2005年秋天,陈增海收治了一位患腰椎结核的病人——来自沂水县农村23岁的姑娘庄淑娟。病人大小便失禁,几乎瘫痪。手术前,庄淑娟的两个哥哥不放心,找到陈增海硬是塞给他1000元钱。手术结束后,郝玉娜找到她两个哥哥,把钱退还给他们。庄淑娟的一个哥哥感动得哭了,说“陈大夫是个大好人,是我们的大恩人。”对此,陈增海说:“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太理解农民挣钱不容易了,收了他们的红包,觉都睡不安稳。”
     “我今年70岁了,像陈教授这样的好大夫,实在让人敬佩!技术高超,人更实在。”患者刘世凯的话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也是人民群众对陈增海一心为病人着想、竭尽全力为病人服务精神的肯定。
    “人可以患病,但不能从精神上被疾病压倒。”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和无规律的生活,使陈增海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2006年8月17日,他被确诊患了胃癌。而就在胃癌确诊的前两天,陈增海还为一名外地患者主刀了长达3个小时的腰椎手术,虽然手术操作依然麻利,只有细心的护士察觉到了他脸色蜡黄,额头上沁出了汗珠。胃癌确诊后,医院准备尽快为他手术,他却惦记着一个提前预约好的病人,不顾众人劝说,像往常一样走进手术室主刀且手术顺利完成。
    8月20日,陈增海终于支撑不住,躺在了自己战斗了几十年的手术台上,胃被全部切除。手术之前,山大二院领导来给他做思想工作,他说:“没事,该怎么动手术就怎么动手术,有瘤子必须先把瘤子拿掉,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乐观坚强的态度让领导和同事都深受感动。其实作为医生,陈增海自己清楚手术结果将会怎样,心里当时也有压力,但多年的经验告诉他,由医生到病人,自己更要做其他病人的表率,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只要精神不被疾病压倒,将来就依然有重返手术台的机会。
    手术后,陈增海本该好好静养、休息,而多年的医疗生涯使他早已把自己的生命和患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于今年3月5日重新操起手术刀,开始了治病救人的工作。曾有一位79岁摔断了右臂肱骨名叫金骅的患者,因这类手术风险大,几家医院都不愿收治,老人忍着剧痛找到了陈增海。陈增海不顾身体虚弱,毫不犹豫地让她住了院,并很快安排了手术。截至10月底,他参与完成176台手术。其中最多的一天,他参与7台手术,曾因为长时间站立手术过度疲劳而站立不稳。术后期间,陈增海的工作量却出乎意料的超出了身体健康时的同期工作量。他的学生任鹏告诉记者:“骨科是技术活和体力活二者兼有。如此工作强度,就是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也不一定能够撑下来,陈教授却撑了下来。”
    对于自己身患癌症还坚持工作,陈增海说:“我干了一辈子这样的工作,病房、病人和同事已经成为我生命和生活中的一部分,自己舍不得离开他们,这里已经盛满我的感情。每当我到病房查看病号时,看到其他同事主刀的病号一个个顺利出院,我心里就会感到特别的高兴。”由于手术后无法正常进食,陈增海的体重从55公斤一度掉到了42公斤。常常一个小面包,他要花费10分钟才可以吃下,并且稍有不慎都可能呕吐不止。在陈增海的办公桌和看诊室的抽屉里,放着饼干、火腿、糖块等食物。因为没有胃,他只能少食多餐, 为了防止手术过程中身体支撑不住,每隔两小时就要吃些东西,一天至少五次。
    将心比心,以情换情。陈增海患病的消息传出后,曾经得到他救助的患者或患者家属从天南地北打电话过来慰问。泰安、淄博、聊城、德州等济南周边地区的病愈患者很多亲自赶到医院看望他,有的带来了家乡的特产,有的带来了秘方、偏方,他们热切盼望着陈增海早日康复。
    “陈老师是严师,也是慈父,和他在一起,我们学习、生活充实而快乐。”
    陈增海不仅是一名医生,还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是他除治病救人外的另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也是他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的另一块园地。专业要求近乎苛刻,生活关爱无微不至,是他留给学生的深刻印象。
    陈增海2006级硕士研究生李彦明说:“陈老师是严师,也是慈父,和他在一起,我们学习、生活充实而快乐。”作为一名研究生,李彦明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做实验。在他进行脐血干细胞的有关实验期间,陈增海让他实验前先查阅有关资料,尤其是国外的最新研究资料,详细列出实验步骤、方法等,然后再一起讨论。有一次,李彦明认为自己收集的资料已经相当丰富了就去找老师讨论,陈增海看了他的资料后,严肃地给他指出了很多问题,并要求他重新收集。随后,陈增海把自己查阅到的有关方面的材料交给他作为参考,看完老师提供的资料,李彦明感觉自己确实有些草率,因为老师提供的资料不仅远比自己的内容丰富,而且条理更加清楚,更重要的是这些都是老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亲自从网上查阅的,很多地方还留着老师的批注。
    对于陈增海严谨的治学态度,2005级硕士研究生张科峰也深有体会。他说:“陈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从消毒、打结、缝皮等最基本的手术操作开始,他从头到尾每一步都会认真看完并及时纠正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细节,比如擦消毒棉球必须一遍擦过来,不能来回擦;手术刀口缝合时边距0.5厘米,间距1厘米等。”为防止学生夜间交接班听不到、看不到他的解释,陈增海还要求学生必须白天交接班,有一次少来一个学生交接班,他硬是按要求让科秘书报告给了医院教学部。
    陈增海有“严师”的一面,更有“慈父”的一面。每逢中秋节、春节等节日,他总要请没有回家的学生到自己家过节,并专门嘱咐爱人多做几个菜,为学生们补充补充营养。平时如果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哪一个学生,他就专门找到这个学生聊天,询问近期的学习、生活情况。有时出差回来,陈增海还会专门带些当地的特产回来给学生们品尝。陈增海不仅关心自己的学生,同时还关心学生的家人、亲属。学生张科峰的母亲今年7月份不幸得了脑血栓,张科峰心中挂念,陈增海就拖着病体和张科峰一起乘车200多公里前去探望。在了解病情后,陈增海又积极联系,让张科峰的母亲转到山大二院进行治疗。谈起此事,张科峰对陈增海充满感激:“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真很难想象我母亲现在是什么情况。”正因为对学生“慈父”般的关爱,学生都亲昵地称他“老头”,而陈增海显然也乐于接受这一称呼,每逢听到学生叫他“老头”,他总是很高兴,洋溢着一脸的幸福。
    严师出高徒,陈增海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为学生日后成才、就业打下了基础。2006年夏天,陈增海的一名研究生到沧州一家大型医院求职,到医院当天就遇到一个Chiari`s畸形病人需要手术。由于手术复杂,医院召集有关科室负责人商讨手术方案,最终依然没有人敢接任务,该研究生在了解情况后主动请缨为病人制定手术方案,医院在得知他是陈增海的学生后欣然同意。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并取得成功,事后院长当即表示:只要愿意来此工作,不仅解决你个人的工作,而且解决你爱人的工作。目前,该研究生已成了医院业务骨干,深受患者好评。至今,陈增海已经培养了14个研究生,其中毕业了11个,都已成为各个医院的技术骨干。
    教学与科研相长,陈增海善于创新且成果丰硕。从事骨科临床工作30余年,陈增海发表论文近四十篇,出版著作近十部,承担省级课题3项。在临床方面,陈增海和同事一起创造的“腰椎全椎板截骨再植术”,解决了以往腰椎开窗或全椎板切除术后存在粘连和脊柱不稳的难题,为腰椎手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被多家医院采用;“利用带蒂髌骨移植修复股骨髁缺损术”解决了因良性骨肿瘤或低度恶性骨肿瘤行瘤段切除后及外伤引起的股骨髁缺损或感染造成的股骨髁破坏,恢复了膝关节的功能。在基础研究方面,陈增海从事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多年并承担了山东省科技攻关课题(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
    陈增海的许多发明与创新取得了更好的疗效,同时为病人减轻了负担。例如“腰椎板截骨再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减少了昂贵的椎弓根钉做脊柱内固定的使用。迄今为止,这种手术已经做了近千例。2004年,陈增海完成了“髋臼旋转截骨”手术治疗髋臼先天发育不良,费用不足2万元。此前,治疗这种疾病有一种难度较小的成熟技术,即为患者置换人工关节,但一个关节就需要2万多元,一台手术要花费4万多元,而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只有15至20年。
    “日常生活中,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在单位是同事的兄长,在家里是丈夫,是父亲,也是孝子。”
    与其他人相比,陈增海的妻子郭淑华更了解与自己相濡以沫几十年的丈夫。“日常生活中,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在单位是同事的兄长,在家里是丈夫,是父亲,也是孝子。”在郭淑华看来,似乎陈增海所做的所有事情都可以归结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其实“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背后又有多少的美好让她为自己当初的选择而自豪。
    如今都已90多岁高龄的岳父、岳母、母亲和陈增海一家住在一起,家庭和睦,其乐融融。多年来,不管工作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解闷。岳父、岳母更是把他当作自己的亲儿子,老两口有什么事情都喜欢找他商量,吃饭的时候陈增海替三位老人夹菜,老人也给他夹菜,温馨的情景让郭淑华倍感幸福。陈增海平时喜欢自己动手做东西,自己家的沙发床、小凳子之类大都是他亲手设计制作而成。他还会做手工活,如锁扣眼,钉鞋掌之类。闲暇之余,陈增海养花、养鱼、种菜,从中收获生活的乐趣。
    陈增海一直给同事、朋友开玩笑说有两个“儿子”,一个是自己的亲儿陈鹏,另一个则是由他抚养大的已故哥哥的儿子。叔侄情深,让外人十分羡慕。而在陈鹏看来,陈增海作为父亲是那么严格,使他有一种敬畏的感觉。“同样的工作只许我比别人做得更好。同样犯错误,他不会批评科里其他人,如果我犯了错误哪怕是小错误也会被狠批一顿。”虽然父亲对自己如此严格,但陈鹏依然被父亲的业务素养和人格魅力所折服,并把父亲作为自己的人生榜样而效仿。
     在科里同事眼中,陈增海与其说是主任不如说更像兄长。医生高春正、护士长郝玉娜都表达了同样的心声:“他就像自家大哥一样,不仅关心每一个医生、护士,而且关心他们的家庭,关心他们的父母、孩子。由于科室工作很忙,加班加点的事常有,这使得他常感愧对同事和家属。实际上,能和他在一起工作,我们感觉很幸运。”工作之余,陈增海会和同事们探讨孩子的教育等问题,叮嘱大家一定要关心孩子成长,尤其是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此同事们都称他为“心理专家”。当说起与科里同事的这种亲密的家人关系时,陈增海很动情:“特别舍不得我的同事,我们的科室是一个团结的科室,人们彼此尊敬,一段时间见不到他们或者接不到他们的电话就会想他们。”
    对于山东大学和山大二院,陈增海心怀感恩之心:“这是培育我成长的沃土,在这里,我尽情施展才华,并得到患者和社会的认可。我患病后,山东大学和医院领导对我十分关心,联系国内最好的专家为我实施手术,并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帮助我康复。对此,我感谢山东大学,也感谢山大二院,我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为山东大学和二院的发展继续贡献绵薄之力。”
    采访结束时,记者走出病房大楼,迎面而来的是冬日的阳光以及如阳光般让人备感温暖的山大二院医生和护士的笑脸。微笑,发自内心的微笑,把病人当作自己的家人,这或许是每个到山大二院就诊患者的第一感受。先有许纯孝教授因德艺双馨获得代表中国医生最高成就的“中国医师奖”,再有陈增海教授勤奋忘我、身患重症仍不离手术台的感人事迹,近年来,山大二院的医德医风建设备受社会关注也深受社会赞誉。山东省内首家承诺无红包医院、“六个一”温馨服务、“惠民医疗”工程等一系列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措施的实施,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病人的信赖。
    “杏林又春暖,济世谱新篇。”希望我们的生命守护者皆精诚如陈增海,但愿医患胜亲友。  |   ]
【作者:文/马永军 宜山等 图/马永军 来自:宣传部 新闻中心 第二医院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永俊】

【作者:文/马永军 宜山等 图/马永军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任编辑:永俊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