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获得者孙树喆:在多样人生中砥砺前行
2023-02-09
戴着耳机听歌,在校园里漫步。这是孙树喆在课后常用的放松方法。漫步途中,压力得到释放,内心逐渐宁静,一些意外的相逢也给孙树喆带来灵感。而后他回到教室解决困扰自己的题目,思路会更加开阔清晰。这样从忙碌中抽离的时光较为难得,其余的很多时间里,孙树喆或怀揣科研梦沉浸在化学世界,或兴致勃勃地参与不同领域的活动,还常为学生工作构想奔波。孙树喆,山东大学泰山学堂化学取向2019级本科生,现任泰山学堂学生党支部负...
戴着耳机听歌,在校园里漫步。这是孙树喆在课后常用的放松方法。漫步途中,压力得到释放,内心逐渐宁静,一些意外的相逢也给孙树喆带来灵感。而后他回到教室解决困扰自己的题目,思路会更加开阔清晰。这样从忙碌中抽离的时光较为难得,其余的很多时间里,孙树喆或怀揣科研梦沉浸在化学世界,或兴致勃勃地参与不同领域的活动,还常为学生工作构想奔波。孙树喆,山东大学泰山学堂化学取向2019级本科生,现任泰山学堂学生党支部负...
无论是在讲台还是实验台,在项目研讨会抑或班级活动的现场,都能看到药学院教授展鹏忙碌的身影。在药学领域,他是杰出的青年学者;在同事眼中,他是优秀的青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他是优秀班主任。工作中,他是学生们眼中凌晨还在回复邮件、第二天照样一早赶到实验室的勤奋敬业的好老师;生活中,他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文史哲类的都喜欢,“杂七杂八”的都会涉猎,这对他来说,既是调节,也是滋养。他心中一直有个朴素的信念:...
张海霞,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无线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今年7月获得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各类奖项10余项;在《IEEE会刊》、《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发表第一或通信作者论文59篇,出版与参与编写著作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5件。“报国是科研工作的根本目标,兴趣是科...
墨客文学团队是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一支成立于2022年年初的年轻团队,由来自全国多所高校不同专业的二十余名学生组成。团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对外传播,以古代文学名篇、名人为线索开发数字资源,如“墨客行”教育游戏、“墨客文学”系列微课、“墨客文学”讲练结合小程序等,面向国际汉语学习者,借助多样化的数字资源解读经典作品,创新引领文学体验,开展文化传播。团队已成功获得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立项、山大基金项目...
2022年1月,山大承担的国家战略科技任务——“二零一任务”启动实施,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集成攻关大平台第一党支部的党员干部都是该任务攻关团队的技术骨干。一年多来,面对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党支部书记陈秀芳教授勇挑重担,团结带领支部党员同志,发扬担当精神和过硬作风,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突破了关键技术难题,提前达到里程碑节点要求,攻关成果获国家有关部委高度评价。攻关团队的党员干部不惧困难、...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高等学校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山大,从事学校人事人才工作的青年奋斗者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强,则国家强”的谆谆教诲,秉持人事部(人才办)党支部“改革的先锋、作风建设的先锋、党的建设的先锋”的优良传统,用热血...
冯维明,土建与水利学院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宝钢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大学“爱岗敬业十大模范人物”、“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山东大学首届“我最喜欢的老师”、山东大学“十大师德标兵”称号;三次获“山东大学优秀教师”称号。2022年,他再次荣获山东大学“教学卓越奖”。坚守一线:本科教学,是培养人才最重要的阵地从教41年来,冯维明教授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课时量与授课人数均破...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疫情风暴之下,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唯有携手互助,才能共克时艰。作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肾脏内科的学科带头人,柳刚平时话语不多,但他明亮清澈的眼神中,透射着深沉、睿智的光芒。学者必须有独立的思考,也要有果敢的作为。疫情常态化形势下的学科发展是柳刚重点考虑的主题。“作为科主任,平常时期可以仅从学科角度考虑,以学科建设发展为重。但在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及时转变思...
郝敏,晶体材料研究所2020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桑元华教授和刘宏教授。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对干细胞命运的调控,通过探讨纳米材料对干细胞分化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机理,逐步构建适用于生物体的三维活材料体系。硕博连读期间发表SCI论文9篇。其中一作共发表一区论文4篇,包括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一作论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60。申请专利5项,已授权1项。荣获第七届微米纳米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科研成果转化学生大赛优秀项目奖...
“读高中的时候母亲生过一场重病,差点儿没扛过来,是医生救了母亲的命。”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谢兆宏成为一名医生并非偶然,而是很早以来的梦想,母亲和自己小时候的患病经历,让谢兆宏深刻体会到了病人求医的辛酸,更感受到了医生治病救人所带来的希望。这是一条注定艰辛的道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本硕连读七年,埋首无边的医学书籍;进入医院成为一名神经内科医生,为让自己尽快熟悉临床工作,连续半个多...
编者按:山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在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引领下,研究生院全面推进“数字能力公共课程体系”建设工程,以支持导师团队通过探索数字中国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对标世界一流高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聚焦研究生数字能力教学开展深入思考和...
你的微信置顶是谁?亲密的爱人,多年的好友,远方的亲人,常联络的合作伙伴……而国际教育学院许多同学则把他们的辅导员、山东大学2022年度优秀共产党员马艳妮置顶,这是因为马艳妮在他们心中如同“学姐”般时刻关心着他们。马艳妮,国际教育学院团委书记。从事辅导员工作十四年来,她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坚守育人初心,用专业和专注照亮学生的青春梦想。她拓展“崇德、善学、康宁、尚雅、克勤”五育并举新路径,取得多项突破性...
余东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竞争政策、区域规划与发展战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项目等多项。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复旦学报》《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经济科学》等CSS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期刊全文转载40多篇;国际期刊论文5篇,其中S...
血压心率正常,氧饱和度稳定……这样的话语,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每天要重复几十遍;吸痰、拍背、翻身……这样的动作,在重症医学科每天要重复几十次。重症医学科是急危重症抢救的平台,这里收治的病人病情危重、病种复杂,且病情变化快,抢救治疗多,护理任务重,是距离死神最近的地方。“只要来ICU就是危重症患者,我们是在和死神搏斗。”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郭海鹏说,他的使命就是用尽全力,当好患者“生...
“校园安全管理的服务主体是广大师生,要想师生有满足感、安全感、幸福感,就要让每一位师生进了校园就像进家一样……”每天早上或者晚上,胡长玉都会在校园里转转。很多自行车都不落锁了,东西落下了肯定能找到,有问题找校园“110”……校园智能化管理和智慧数字平安校园带来的诸多便利,让师生体验到了实实在在的受益。“师生在学校能够很安心地教学、科研、工作,我就觉得我们的工作很有成就感,对师生有所交代了。”胡长玉...
编者按:山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在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引领下,研究生院全面推进“数字能力公共课程体系”建设工程,以支持导师团队通过探索数字中国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对标世界一流高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聚焦研究生数字能力教学开展深入思考和...
有人说他们是“医生的医生”,有人说他们是医院里的“法官”,还有人说他们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病理学,在拉丁文里是“研究疾病”的意思,患者的症状到底对应什么疾病,通常由病理医生做最终判断。因此,每一位病人未来的命运走向,常常都在病理科医生这里一锤定音。医经折肱,方能察人病理。秉承百年山大优良传统,发扬百年齐鲁医科的严谨治学精神,近几年,山大二院病理科快速发展,尤其在消化系统病理、乳腺...
编者按:山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在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引领下,研究生院全面推进“数字能力公共课程体系”建设工程,以支持导师团队通过探索数字中国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对标世界一流高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聚焦研究生数字能力教学开展深入思考...
宋尧玉,山东大学副处级纪检监察干部,2021年山东大学派驻河南确山老臧庄社区第一书记。2022年获“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一个十多平米的办公室是宋尧玉在确山的“家”。里面摆着一张床、一张办公桌、两个单人沙发,朴素简单的环境微微透出清冷。这是宋尧玉生活起居的地方,也是他的办公室,就是在这里,他挑灯学习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文件精神,思索着老臧庄社区振兴发展的规划和举措。视频连线中,谈到帮扶工作,...
编者按:山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在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引领下,研究生院全面推进“数字能力公共课程体系”建设工程,以支持导师团队通过探索数字中国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对标世界一流高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聚焦研究生数字能力教学开展深入思考和...
编者按:今年10月,2022年(第15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奖名单揭晓,国际教育学院作为山大唯一的文科参赛学院,其组建的参赛团队“墨柳队”在大赛中凭借动画微课《春夜洛城闻笛》荣获国家级三等奖。团队由学院牛钰晴、王艺荣、朱海源三名本科生组成,在学院方雪老师的指导下,从校赛到省赛再到国赛,历时六个月的打磨与修改,团队成员克服专业限制等困难,力求在微课视频中以点带面,身体力行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
编者按:山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在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引领下,研究生院全面推进“数字能力公共课程体系”建设工程,以支持导师团队通过探索数字中国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对标世界一流高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聚焦研究生数字能力教学开展深入思考和...
编者按:山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在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引领下,研究生院全面推进“数字能力公共课程体系”建设工程,以支持导师团队通过探索数字中国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对标世界一流高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聚焦研究生数字能力教学开展深入思考和...
陈晓玟,中共党员,山东大学澳国立联合理学院(以下简称联合理学院)2019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来自山东省潍坊市。在山东大学就读期间曾获山东大学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山东大学共青团组织先进个人、山东大学共青团宣传调研与网络建设工作先进个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学业奖学金、特长奖学金(社会工作类及学科特色类)、团支部之星等多项荣誉,发表SCI论文两篇。现已通过学院“3+1+1”中外联合培养本硕连读项目,赴澳大利亚国...
编者按:山东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发展。在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引领下,研究生院全面推进“数字能力公共课程体系”建设工程,以支持导师团队通过探索数字中国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对标世界一流高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聚焦研究生数字能力教学开展深入思考...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中,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她们有着相近的身高、相似的容貌,更有着共同的选择与追求。姐姐高晶是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现服务于山西省石楼县东风小学。妹妹高莹入选了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将在一年后奔赴山西服务地,写下属于她的支教诗篇。接力奉献的她们,正用实际行动为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贡献...
2021年,是山东大学百廿校庆之年。为庆祝百廿华诞,徐超教授特别准备了“三祝”为寿:《纸上瓣香——山东大学百廿校庆纪念花笺》《介尔景福》和《永受嘉福——吉语瑞图瓦当拓片展览》,同时还出版了专著《大美汉字》。这一年,徐超教授讲课、著书、研习书法、办展览……忙得不亦乐乎,可以说是他最忙碌的一年,也是硕果频出的一年。徐超,字逾之,斋号三摩帝书屋、静斋,江苏盐城人。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书法...
他是一名出色的教师,从教40余年,桃李满天下。他于2021年获评“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主讲的“文献学”课程在2021年入选“教育部首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他是一位著名的古籍学者,主编的《四库存目标注》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与刘晓东教授合编的《清经解三编》《清经解四编》,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尚书注疏汇校》获全国古籍出版社年度百佳图书一等奖;2021年度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他...
十二年,这是韦福林与山东大学并肩同行的时光,时光沉淀了他对学校的眷恋和对教育工作的热爱。2010年初相逢,韦福林在法学院(威海)度过了他的大学生涯,这也塑造了他严谨求实的精神品格;自2014年毕业工作以来,韦福林担任翻译学院本科生辅导员、党支部书记、兼职党务秘书等职务,续写与山大的不解之缘。从学海泛舟的学子,到兢兢业业的学院工作者,山东大学见证了他的成长道路,他也在这里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之章。将责任谨记...
今年8月底,得知汤华财老师因工作安排不能继续教同学们了,班上的孩子们和家长们都特别不舍,纷纷在QQ群里给他留言:“您一定一定要履行诺言,回附中看我们!”“汤叔,爱你!”“虽然很舍不得您,但没办法,人生不就是相遇再离别吗,汤校我们等您回来!”……汤华财,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段负责人,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教学管理中心主任。坚守一线教学26年,汤华财始终坚守从教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秋季学期刚开学,国际教育学院杜文倩副教授所在的“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课程师资团队就组织召开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研讨,制定了新的课程改革方案。根据方案,新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一是系统理论知识讲解;二是依托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开设的85个门类的文化课程,让学生选择几类进行深入体验与学习,最后形成个人作品或教学资源;三是带领学生开展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以他们的视角,讲述当代中国的美丽故事...
新闻中心电话:0531-88362831 0531-88369009 联系信箱:xwzx@sdu.edu.cn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和1366*768分辨率浏览本站以取得最佳浏览效果